【竢實·新聞速遞】擔使命而奮進 望遠山而前行


綠回春暉漸,萬象始更新;新征程呼喚新擔當,新使命需要新作為。為精準踐行新課程理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2月5日下午無錫市連元街小學各學科組圍繞梁溪區“1+3+X”教學高質量發展目標,以“靜態學習支架的動態轉化”為主題,組織全體教師開展了新學期第一次主題教研活動,賦能新課堂,迎接新挑戰,開創學校教育教學新局面。
語文學科組

為幫助每位語文老師呈現好高質量的課堂教學,俞曉云副校長帶領全體語文教師進行“任務單+”專題培訓。結合區自主學習任務單具體課例,俞校長進行了任務單解讀和優化指導,讓大家對學習活動設計有了新的認知。俞校長指出,本學期的教研主題是如何將任務單這一靜態的學習支架轉化為動態的學習活動,各年級組都要認真開展微格研究。

俞校還提出,備好“活動案”——充分體現學生學習活動的新型教案,是確保學習活動打開的風向標。認真學習由骨干教師撰寫成稿的“活動案”后,每位老師都要進行獨立備課,形成與任務單匹配的“活動案”。除此之外,俞校還介紹了我?!叭蝿諉?”升級行動的亮點:單元任務單,希望老師們在使用中學習,學習中使用,在平時教學中都能以自主學習任務單為抓手,實施好助推學生能力生長的學習活動,展現連小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面貌。
數學學科組

周孝麗教導結合學科特點,明確本學期教研工作重點,帶領全體數學教師對“1+3+X”教學高質量發展項目的內涵進行了詳細解讀,并結合前期教育教學工作分析客觀現象和存在問題,提出了“四化”教研機制。

01
規范化:備課形式重結合。以“個備”促“集備”,以“集備”優“個備”,精準把握學生實際學情,從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出發設計教學問題,有效開展大問題、大概念教學活動。
02
多樣化:課堂研討求創新。連元課堂實行2+X教學模式,全力開展微格教研,并以跨學科聯合教研為路徑,建構不同學科的課堂特色,推動學生的思維發展。
03
需求化:深度教研走主題。結合具體課例開展“靜態學習支架的動態轉化”主題教研活動,利用啟發式、探究式、參與式、互動式教學激發學生深度思考。
04
真實化:教研活動見實效。形成備課、上課、說課、評課、還課的“五課一體”螺旋模式。“四化”教研機制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為有效教研的開展提供扎實保障。

楊宏偉教導針對“任務單+”教學升級提質行動,結合二次備課對自主學習任務單進行了詳細解讀和優化,體現了靜態支架動態轉化的實施過程,為切實改進日常教學指明了方向。


英語學科組

為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目標,扎實推進課改實施,英語學科組開展了基于單元課時任務單使用與優化的全員研訓。

趙佳妮教導從教學常規入手,具體明確了備課、上課及作業設計、批改等方面的要求,并對《梁溪區“1+3+X”教學高質量發展推進意見》進行了深入的解讀和剖析。趙教導強調英語課堂需基于“大主題”“大單元”的設計理念,以真實情境創設為基礎、任務單的升級提質為抓手、表現型評價為支撐,切實將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落到實處。

小學科組

各小學科組長組織老師們認真研讀了《梁溪區“1+3+X”教學高質量發展推進意見》,明確了要在課堂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育人導向。各學科組基于本學科教學特點,圍繞“靜態學習支架的動態轉化”這一研訓主題開展了熱烈的交流與討論。新學期、新舉措,連小小學科教師將圍繞新課標理念和區域課改主張積極推動課堂轉型,逐步形成“深度學習·思維課堂”的教學新樣態,全力推進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課程改革在連小課堂落地生根。
本次集中教研活動旨在引領全體教師明晰教學改革行動的重要意義,讓新思想、新觀點、新做法走進每一位教師的課堂。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新的學期,我們將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凝心聚力,精耕細耘,譜寫連小教學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關注我們
精彩不停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記得三連哦!
(分享 點贊 再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