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竢實·實遂教師】“浸潤式”教研,賦能專業成長


金秋教研滿庭芳,課標引領譜新篇。為進一步推進小學數學課程改革,促進教師將新理念內化為教學行為,提升對小學數學教材的把握水平,精研課程實施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從而鍛造全體教師落實新理念的能力和素養,11月1日下午,連元街小學開展了梁溪區小學數學學科青年教師培養基地聯盟活動暨第十次“實遂”教師發展學院數學研討活動。






走進課堂,品探究樂趣

“哇!今天我們上了一節有趣的數學活動課!”
“在課上我們和薛老師做游戲,摸球、猜球和裝球,原來小球里有這么多奧秘!”

“我知道了怎樣描述生活中的可能性,還知道了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太喜歡薛老師的課了!有趣好玩!我學會了怎樣制定公平的游戲規則!”
“我變身成了一名設計師,設計超市的購物抽獎活動!”
“通過小組合作,我體驗到了合作的樂趣,看到智慧在閃光!”
同學們的收獲可真不少,這究竟是一堂怎樣的課呢……










青年教師薛杰執教的蘇教版四年級上冊《可能性》一課,以操作活動為載體,創新地設計課堂,以摸球、猜球和裝球三個游戲為主線,通過任務驅動、情境體驗、真實探究,激發學生探索欲望,產生用“可能”、“一定”、“不可能”描述事件發生可能性的需求,引導學生感受簡單的隨機現象,并基于實驗數據的分析,體會隨機事件的特點——偶然中有必然,必然中也存在可能,發展數據分析的能力。薛老師通過靈動流暢的教學語言創設了有效的教學情境,層層推進,細致而巧妙地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把握重難點,呈現了精彩而有效的數學課堂。







讀懂課堂,探備課思路

課堂啟智,一課有一課的收獲;采英擷華,一次有一次的成長。課畢,薛老師向大家闡述了她的設計理念:精心設計,創新實施,以“發現式教學”為載體,立足四基抓素養提升,力求落實新課標要求和核心素養育人理念;課堂堅持以學生為主,關注學生參與廣度、思維深度、活動效度等方面。課前,薛老師所在的備課組群策群力,制定詳細的研課、磨課計劃,從教學設計和課堂語言,到課件、板書、學具的制作,每一個環節都精心打磨、力求精益求精,最終打造出了一個多維度的有效課堂:注重發揮情境設計與問題提出對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促進作用,讓學生經歷數學觀察、數學思考、數學表達的過程,使學生在活動中逐步發展核心素養。課堂教學體現了“教、學、評”有機融合,雙邊活動真實,環節銜接流暢,表現出了創新的設計理念和教學風格。





立足課改,研教學實效

課后,周孝麗教導進行了《立足課改,提升課堂教學實效》微講座,從推門聽課、連元課堂、團隊建設三個維度,對前一階段學校的數學教學常規進行總結與評價,引導教師們關注課堂生成,把握課堂核心問題的研究設計,精講活練,落實課堂教學轉型。“獨行者速,眾行者遠”,周教導結合學校教師結構特點,聚焦課改前沿,對青年教師提出“精讀、精心、精美、精巧、精致、精進”六點要求,勉勵大家勤思多悟;骨干教師要做到示范引領、厚積薄發;經驗型教師要改變、發展,適應新課程改革。“遞進式”培養、“導師制”幫扶、“精準化”賦能三位一體,打造驅動式交流互促平臺,助推連小數學學科建設高質量發展。




聚焦課標,賦課堂新能



無錫市梁溪區教師發展中心冷品優老師肯定了連小教師精湛的業務素養和教學水平,立足新時代課程改革要求,結合無錫教育本土化特點,提出要探索出新時期“增效提質”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路徑,以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實踐做實數學學科建設,希望青年教師們能夠立足課堂、創新實踐、積累沉淀,突顯課堂教學結構化、整體性、一致性,建好“承重墻”,打通“隔斷墻”。

會后,參會教師們交流了自己的觀課感受,客觀地分析了觀摩課例的閃光點,并提出合理化建議。老師們多樣化、全方位、寬領域的合作與探討,促使教育思想和理念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升華。注重整體設計,優化教與學方式,促進思維和核心素養的進階,用“實”的內容、“活”的方式、“新”的語言實踐新課改,充分展現了連小教師團隊在學科建設上的合作力、創造力和思考力,達到了教研效果最大化。






素養立意教學,向更深處漫溯。本次活動充分彰顯了連小數學教師深耕教學、銳意進取的工作作風和團隊協作、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他們正擇高處立,尋平處住,向寬處行。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校將繼續堅持以研促教,提高課堂教學實效,讓新課標落地生根,助力連小學子核心素養拔節生長,從“想得到的美麗”,走向“看得見的風景”,最終到達“走得到的景點”!
關注我們
精彩不停